一、生产经营成果
2022年上半年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物流受阻、大宗原材料大幅涨价、环保管控升级等多重困难挑战,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各项决策部署,瞄准目标、攻坚克难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、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、效益提升等重点任务,强化经营管控,狠抓效益攻坚,持续改革创新,加快“三转”战略实施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。公司共生产纯碱157.08万吨、粘胶短纤维35.64万吨、pvc(含专用树脂)17.55万吨、烧碱24.40万吨、有机硅环体5.87万吨。
二、业务经营概括
今年以来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、大宗原材料大幅涨价、环保管控升级等多重困难挑战,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、产业升级、改革发展、效益提升等重点任务,聚力“三转”战略落地,加快推进“三链一群”产业布局建设,全力开展效益攻坚活动,实施全员、全面、全过程挖掘各环节潜力,集团发展势能加速释放,做到了时间过半、任务超半。
1.落实“三转”战略,加快产业转型。积极落实向海洋转身、向绿色转型、向高质量转变的“三转”战略,加快推进“三链一群”产业布局构建,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。一是深化“两碱一化”循环经济产业链,推进高纯碳酸钠等新产品开发。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链,全力推进20万吨有机硅单体项目建设,目前已进入土建施工阶段。二是布局精细化工产业链,开展项目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,加快推进烧碱产能指标落实。三是聚焦双碳目标,持续推进节能、降碳及污染物减排工作和节能环保项目实施,不断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,公司轻质纯碱、重质纯碱两个产品工序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“国家级重点行业能效‘领跑者’”奖牌。四是狠抓项目创效,公司克服疫情影响,短平快项目完成较好,累计开工101项,完工投用56项,谋划计划外“短平快”项目25项,完成创效1160万元。
2.强化运行管控,提升创效能力。面对严峻复杂形势,公司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,以效益效率为中心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突出主观努力,深挖经营潜力,统筹“布局、结构、节奏”三个关键,着力构建产供销协调联动机制,全面提升效益水平。一是深挖管理增效。先后开展“减亏、扭亏、增效”“赢战二季度、效益再争先”等效益攻坚活动,对标行业领军企业,组织开展技改项目提效、产品提质、人员优化提效,降杠杆、降“两金”、降成本“三提三降”工作,利润呈逐月上行态势。二是狠抓生产降耗,坚持“以效定产、以销定产”,通过强化产品产线利润核算、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,抓好高利润产品增效。纯碱盐耗、化纤酸耗等12项主要消耗指标同比降低,浆粕、盐酸等13项消耗指标创年内最优。三是狠抓市场创效。供应精准施策,根据生产需求,灵活调整原料采购策略,合理控制生产成本。销售主动出击,克服疫情管控、运输受限等不利因素,加大市场开拓力度,提升高价市场占有率。
3.强化科技创新,提升竞争能力。坚持“科技赋能、创新聚能、技术蓄能”,从创新平台建设、核心技术攻关、科研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投入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一是加强平台建设。持续健全完善创新体系,从创新管理、产学研合作、新材料技术研究、工程设计等方面着力优化公司研发体系,加大行业前沿性、基础性技术研究,关键技术攻关,激发创新活力、提升创新水平。二是推动技术攻关。强化研发投入,加快实施“铜基无汞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开发”等111项研发项目,报告期获得授权专利33项,其中发明专利6项,实用新型专利27项。获省部级奖励1项。三是注重引才育才。全力推行研究员制度,全面拓宽创新人才晋升渠道。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计划,精心制定研发人员“点亮工程”专项培训方案,精准打造产、学、研、用协作体系。积极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重奖机制,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团队和人才给予专项奖励。通过签订协议工资等方式,引进技术型和科研型人才近80名。
|